中部最大“空中交通崗亭”下月在漢投用
空中管制員俗稱“空中交警”,空中管制員們工作的管制中心也被形象地稱作空中交通崗亭。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空管分局獲悉,中部最大空中交通崗亭——武漢終端管制中心將于5月投用,可大幅提升武漢地區(qū)空域資源利用率,打通國家中部空域大動脈。

即將投入使用的武漢終端管制中心
管制中心為中部最大
記者在新建的武漢終端管制中心大樓看到,這是一座地上兩層的建筑,一樓是設備及監(jiān)控層,二樓是管制大廳。大廳視野非常開闊,空高高得就像火車站候車大廳。66個管制席位依次排開,每個席位都配備了無線電通話設備、導航設備和雷達屏幕。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,為正式投用做準備。
湖北空管分局技術保障部程堯介紹,管制大廳面積2150平方米,空高高達12米,管制席位從過去的20個擴充到66個。此外,大廳還采用了吸音面板,防止管制員與機組對話時產生回聲,互相影響。
5月25日,武漢終端管制中心將進行第一階段試運行。經過三個階段試運行后,預計7月中旬將正式投入運行,這將是中部地區(qū)最大、覆蓋范圍最廣的管制指揮中心。
八成以上設備中國造
武漢終端管制中心是一座綜合性的空中交通管制指揮樞紐,控制著北到信陽、南到岳陽、東到黃梅、西到恩施約20萬平方公里的空域。
“這意味著湖北空管‘大腦'更聰明了。”程堯告訴記者,相比之前的設備,新設備功能上更加豐富,穩(wěn)定性更強,能夠更有效地保障管制員指揮。
程堯舉例稱,空管系統(tǒng)里面的北斗時鐘,是同步所有系統(tǒng)的一個時鐘源,使每個系統(tǒng)做到步調一致。在原來老一代的系統(tǒng)里面,只有美國的GPS時鐘系統(tǒng)。一旦GPS信號消失,所有系統(tǒng)就亂套了。“過去對進口設備依賴性很強,如今有了自己的國產北斗信號以后,湖北空管系統(tǒng)運行的穩(wěn)定性和可靠性更高。”
空域資源利用率提高
武漢為什么要擴建這座終端管制中心?
武漢地處滬蓉大通道與京廣航線的交會點,這兩條航路一橫一縱貫穿我國空域。因此湖北空域是國內航空最繁忙的區(qū)域之一。
隨著民航飛行流量和其它空域用戶飛行量的持續(xù)增長,加之未來規(guī)劃的亞洲最大貨運機場——鄂州花湖機場雙跑道投入使用,武漢地區(qū)的空域資源日趨緊張。
為了提高空域資源利用效率,武漢擴建終端管制中心。終端管制空域范圍擴大后,一方面,有利于飛機進離場航線的調配優(yōu)化;另一方面,將有效滿足區(qū)域航空業(yè)務量快速增長需要。
武漢終端管制中心未來將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、鄂州花湖機場、荊州民用機場等起降航班提供進近管制服務,成為湖北地區(qū)空中指揮的“最強大腦”。
湖北空管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武漢終端管制中心投用后,將大幅提高武漢地區(qū)空域資源利用效率,打通國家中部空域大動脈。為湖北空中交通今后的擴容和建設民航強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來源: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
【來源:湖北日報數(shù)字傳媒】